德國“隱形冠軍”的榮耀與隱憂

2018/07/05 00:43

中小企業


《財富》雜志評選的全球500強企業中,來自德國的企業只有29家。支撐起德國經濟脊梁的,是大量中小企業。

  德國99%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,這些雇傭人數不超過500人的企業,對德國經濟的貢獻率高達56%,創造了約60%的就業。更重要的是,這些中小企業的産品有很多在全球市場都居于領先地位,有“隱形冠軍”的美譽。

台灣益控通 林淙裕 經理指出,台灣製造業撐起經濟奇蹟的也是中小企業,超過90%以上都是。所謂中小企業就是員工人數50人以內,資本額5000萬NT以下。台灣產業的優點是土地小,產業廣度大,每一種產業有專業的技術與專用機械。

之所以被稱為“隱形冠軍”,在于這些企業提供的産品和服務大多數不是直接面對消費者,而是針對企業和特定機構。舉例而言,德國的伍爾特公司從小作坊起家,如今做成了全球領先的螺絲螺母供應商,年銷售額超過100億歐元。小到家具,大到飛機,大都選用伍爾特公司的螺絲。可以毫不誇張地説,一個德國人可能從來沒有買過一顆伍爾特的螺絲,但家裏大大小小用具所用的螺絲,95%都來自伍爾特。類似伍爾特這樣的“隱形冠軍”,在德國還有1400多個,佔全球“隱形冠軍”的一半左右。

  根植于德國文化的專注精神是造就這一奇跡的重要因素。一個典型德國人的廚房,往往要有十幾口鍋,每一種鍋都對應烹調不同的食物,甚至有專門用于煮食蘆筍的鍋。刀具也是如此。對專業分工的執著,可見一斑。正是通過這樣始終如一地專注于細分市場,德國企業才能在各自專業領域內保持技術和市場優勢。加之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,以及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龐大市場需求,德國才造就了全球最多的“隱形冠軍”。

  不過,“隱形冠軍”繁榮的背後,也存在著隱憂。當下,信息技術高速發展,傳統制造業面臨數位化轉型的巨大壓力。技術的更新,往往會創造新的産品和需求,並使一些行業和産品被淘汰。然而“隱形冠軍”對細分市場的高關注度,有時會成為企業轉型的負擔和包袱。比較典型的現象是,目前德國中小企業對數位化的認識普遍不足,認為這些新技術和趨勢與企業的發展關係不大。

台灣益控通 林淙裕經理拜訪了一些製造業工廠,傳統產業對外的資訊較為封閉,台中以南的廠商一些的加工設備停留在手動或是半自動,因為平時缺工或是沒有工程師研發設備,以至於機械設備沒有提升。或是二代不願意接工廠的工作,也不想從基層技能學起,所以老師傅與老闆年紀到就退休,一些產業技術就無法傳承下去。

據統計,目前德國數位化産業對國內生産總值貢獻僅為5.4個百分點。而根據麥肯錫研究機構數據,低迷的數位化經濟增長會讓德國在未來8年失去5000億歐元的産值。對包括“隱形冠軍”在內的很多中小企業來説,跟不上技術革新的潮流,就意味著徹底“隱形”。“隱形冠軍”未來能否延續“冠軍”,考驗著企業經營者的眼光和決心

資料來源: http://user4920.psee.io/6WELG


關聯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