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當客戶說:「我們再看看您的報價,有興趣的話會再聯絡您」時,他心裡真正想說的是:
1. 「你的價格太貴了,但我不想直接殺價或當壞人。」
-
心態: 他心裡已經有更便宜的選項,或者你的價格超出預算太多,他懶得跟你討價還價,只想趕快結束對話。
-
潛台詞: 「太貴了,謝謝再聯絡(其實是不會聯絡)。」
2. 「我只是來負責湊滿三家比價的。」
-
心態: 公司規定採購要三家報價,他心裡早就有屬意的廠商(可能是你的競爭對手),你只是陪榜的「分母」。
-
潛台詞: 「我拿到這張紙就能交差了,你可以走了。」
3. 「我沒看出這東西對我有什麼好處,現在不想花腦筋。」
-
心態: 你沒有講到他的痛點,他覺得這產品「可有可無」。
-
潛台詞: 「我現在很忙,這件事不在我的優先順序裡。」
🛑 為什麼這句話很危險?
如果你此時回答:「好的,那我等您消息。」這張單子 99% 會死掉。 因為主動權完全回到了客戶手上,而人類的惰性會讓他們把你遺忘。
🛠️ 當下如何「急救」?(話術對拆)
要在客戶掛電話或把你送出門前的黃金 10 秒,丟出一個問題來「測溫」,確認他是哪一種情況。
策略一:單刀直入測試價格(針對第 1 種情況)
不要說: 「好的,謝謝。」 試著說: 「沒問題,報價確實需要內部討論。不過想請教一下,撇開價格不談,我們的產品方案是有符合您目前需求的嗎?」
-
分析: 這是把「價格」和「價值」剝離。
-
如果他說「產品是不錯啦,就是...」,你就知道問題純粹在價格,可以開始談折扣或分期。
-
如果他說「嗯...我們還要再評估整體規格」,那代表他根本沒看懂你的價值。
-
策略二:刺探決策流程(針對第 2 種情況)
不要說: 「那我下週再打給您?」 試著說: 「了解。通常這類報價,公司內部都會有幾個審核重點(例如保固、交期)。想請問在您看來,我們這份報價目前最大的考量點可能會是在哪裡?」
-
分析: 這是在暗示「請給我一點提示,讓我幫你過關」。如果他是來比價的,他可能會稍微透露一點對手的資訊(例如:「別家交期比較快」)。
策略三:建立具體下一步(針對第 3 種情況)
不要說: 「有興趣再聯絡。」 試著說: 「好的,不想打擾您太多時間。那這樣好嗎?我下週二下午或是週三早上再跟您做個 3 分鐘的簡單回訪,看有沒有需要補充說明的地方?」
-
分析: 不要接受「有興趣再聯絡(被動)」,要直接約定「我會聯絡你(主動)」。如果他連這個都強烈拒絕,那這張單子你可以先放生,別浪費時間了。